手機話單分析方法解析
更新時間:2019/4/4 22:39:45瀏覽次數:
一、頻率分析法
即在一定范圍內,將某一信息重復出現的次數或頻率進行排列,進而分析規律。
一套完整的手機話單包括:主被叫雙方的號碼、通話時間、通話時長、通話地點等多項重要信息,分別對其進行頻率分析可得到:重點聯系人、通話時段規律、通話總時長、持機人活動地點等重要線索。
分析原理如下:
對方號碼→對方號碼出現次數→重點聯系人
通話時間→按時段分類計數→通話時段規律(夜間/案發前)
通話秒數→與對方通話總計時→重點聯系人
通話地點→同一基站出現次數→持機人活動地點
從機主那里得不到的信息可以寄希望于從與其聯系密切的人身上找到突破口,這就需要從話單中找出“重點聯系人”,同時也可用來分析犯罪嫌疑人在某一時間段內在某地出現的次數,由此判斷犯罪嫌疑人的落腳點、頻繁活動區域等信息。
二、時段分析法:
將嫌疑人的通話信息按時間分段、反復比較,從而發現異常,最常用的是案發前、案發時和案發后的通話差異的分析。還可以對持機人白天與夜間的通話進行比較,判斷其作息規律;也可以對反復出現的通話規律進行分析,判斷犯罪嫌疑人習慣性行為或者情感心理等。
三、空間分析法:
根據手機話單中記錄的“漫游地”、“呼叫發起地”等信息,對持機人在接打電話的空間上進行分析,從而得出嫌疑人的行動軌跡。
在獲取嫌疑人接打電話的空間信息后,可以據此做以下分析:
1、 判斷嫌疑人白天活動區域、夜晚落腳地點。從中分析其行為特點
2、 如果是系列案件,則可以把兩個以上的案發地點在發案時間的通信情況作為兩個“數據集合”求出“交集”,在得出的“交集”中尋找嫌疑人的號碼,這就是常說的“手機碰撞”。
3、 也可以分析嫌疑人案發時是否到過現場,案發后的逃跑路徑、藏匿地點等,為審訊提供支持。
4、 或者通過空間移動速度和位移軌跡判斷出嫌疑人使用的交通工具、火車車次等新的線索。
在運用空間分析法的時候,不僅可以結合火車時刻表、旅館業住宿信息,還可以結合路面視頻監控、車輛卡口監控、飛機航班等信息進行研判。
四、還原重現法:
可以看做是一個印證的分析過程,即先找到有作案嫌疑的號碼,假設持機人在案件中扮演一定角色,然后進行與案件有關的通話情節重現的過程。
五、拼合分析法:
是把數個有關聯的嫌疑人話單拼合成一個話單,按照一定的順序排列后,對其中的邏輯關系進行分析的方法。有的案件在預謀階段或者案發前后嫌疑人之間的通訊非常頻繁,或者考慮將多個作案人的通訊信息拼合在一起進行綜合分析。。
六、增值服務關聯法:
這種方法主要是從手機短信詳單或者訂制的其他增值服務來進一步擴大線索。
七、假設分析法:
即先假設一定的情況出現,再以假設成立為前提進行求證的分析方法。穿插在各個分析階段,是話單分析中的一個重要環節。